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师生发表高水平中英文学术论文共8篇,其中SCI和SSCI学术收录论文7篇,北大核心论文1篇,在此祝贺各位发表成果的老师和同学。具体的发文情况及文章简介如下:
1.陈维教授作为第一作者,罗杰教授作为通讯作者,2022年2月在SSCIJCR一区期刊《Current Psychology》发表了题为“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revised ego resiliency scale (ER89‑R)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的学术论文。论文考察自我韧性量表修订版(ER89-R)在中国老员工中的心理测量学属性。验证性因子分析支持ER89-R的一阶两因子结构且该结构满足跨性别的强不变性;ER89-R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介于边缘到可接受之间,稳定性系数适中;ER89-R得分与心理弹性、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和感知压力等效标之间存在相关。
2.硕士研究生张谷吟与陈维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赵守盈教授(副董事长)作为通讯作者,2022年3月在SSCIJCR一区期刊《Frontiers inPublicHealth》发表了题为“Factor Structure and Longitudinal 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Tangney’s Brief Self-Control Scale in Chinese Adolescents”的学术论文。论文主要在国内青少年群体中修订了简式自我控制量表,并检验了它的信效度以及纵向不变性。
3.吴文峰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卢永彪副教授作为第二作者,2022年3月在SSCIJCR一区期刊《Frontiers inPublicHealth》发表了题为“Is Teachers' Depression Contagious to Students? A Study Based on Classes' Hierarchical Models”的学术论文。论文主要探讨班级环境中教师抑郁是否会传染给员工这一重要问题。研究发现,教师抑郁并不会直接传染给员工,相反,班级中教师抑郁症状程度越高,员工的抑郁症状程度反而越低。研究还发现,教师情绪劳动具有跨班级层的调节作用,即高抑郁症状教师情绪劳动付出越多,其班级员工抑郁症状程度越低。由于研究发现教师情绪劳动付出与其抑郁症状程度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在看到教师情绪劳动有利于员工的同时,关注其可能对教师本身的负面影响,并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强化对教师情绪劳动付出的补偿。
4.罗杰教授作为第一作者,2022年2月在SSCIJCR二区期刊《Frontiers in Psychiatry》发表了题为“Measurement Invariance of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Internal Stigma of Internet Surfing Among Sino-Australian Undergraduates”的学术论文。论文检验主要检验了上网内化污名问卷在中澳老员工中的测量不变性。基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结果,修订后的QISIS-8在中澳老员工中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结果,且QISIS-8在中国老员工和澳大利亚老员工中满足严格不变性。
5.潘运教授作为第一作者,2022年2月在SSCIJCR二区期刊《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发表了题为“The Effect of Verbal Task Instruction on 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s of Response Codes Effect Coding of 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s: Evidence From Event-Related Potential”的学术论文。
6.硕士研究生陈仕语作为第一作者,梅高兴教授作为通讯作者,2022年2月在SSCIJCR三区期刊《Psych Journal》发表了题为“Stable abnormalities of contrast discrimination sensitivity in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 longitudinal study”的学术论文。研究采用心理物理自适应知觉阈限测量程序—QUEST法—比较了阈下抑郁组个体和健康对照组个体在对比度敏感性上(包括比度差别阈限敏感性和对比度绝对阈限敏感性)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是暂时性的还是稳定性的。结果发现,不管是在初测测试中还是在追踪测试中,与健康对照组个体相比,健康对照组个体均显示出更弱的对比度差别阈限敏感性。而且,个体的抑郁分数越高,越倾向于表现出更高的对比度差别阈限(也就是更低的差别阈限敏感性)。但是在对比度绝对阈限敏感性任务中,两组被试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比度差别阈限敏感性可以作为区分阈下抑郁个体和健康个体的行为学测量指标。
7.杨平副教授作为第一作者,2022年3月在SCIJCR四区期刊《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发表了题为“Stable abnormalities of contrast discrimination sensitivity in subthreshold depression: A longitudinal study”的学术论文。视觉工作记忆中客体空间一致性优势效应表明,当测试客体与编码客体空间一致时,相对于空间不一致条件,个体在工作记忆任务中表现出更高的准确率和更短的反应时间。fMRI研究表明右额下回(rIFG)和右缘上回(rSMG)调制了客体空间一致性效应。本研究采用rTMS干预上述脑区,结果发现rTMS刺激rIFG提高了空间不一致条件下工作记忆准确率,而刺激rSMG无此效应。我们推断rIFG和rSMG在空间一致性优势效应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即rIFG主要参与了空间不一致条件下的空间重定位作用。
8.罗杰教授作为第一作者,2022年2月在北大核心期刊《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发表了题为“简版独处行为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分析”的学术论文。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开发适用的简版独处行为量表。基于ESEM和GPCM的结果,简版独处行为量表包括积极独处、孤僻、社交回避和孤独4个因子共16道题目。简版独处行为量表各因子的α系数在0.75以上,重测信度在0.60以上;独处行为与大五人格、社会支持和自尊等效标得分存在明显相关。
【排版】吕凤旋
【图文】best365网页版登录
【责编】饶 蕾